个人最早知道通关文牒这个词的机缘,相信与许多朋友是一样来源于《西游记》的相关情节之中。
师徒四人一路上每到一个国家或行政地域,都要在一个专门的册子上戳上一个印,以作为“到此一游”
的证据。
这里尤其对央视86版《西游记》的主创工作老师们表示敬意,因为唐代的文书册子应该是多以卷轴装和经折装为主,而电视剧中的物件基本符合实情,确实是用心制作。
用现代眼光来看,通关文牒就如同古代的官方护照,除了文书形式外,还有符、节、度牒、路证等应该也有证明身份的作用。
当然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偷渡西行的,所以应该没有唐政府给予的官方文件,所以这个东西在唐代的泛用性,可能要看条件做出区别,个人认为更多是外交政治场合中会比较常用。
至于通关文牒上书的内容以及范式等,由于个人所查到资料稀缺,这里如果按照《西游记》原文来看,牒云:“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:切惟朕以凉德,嗣续丕基,事神治民,临深履薄,朝夕是惴。
前者,失救泾河老龙,获谴于我皇皇后帝,三魂七魄,倏忽阴司,已作无常之客。
因有阳寿未绝,感冥君放送回生,广陈善会,修建度亡道场。
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,金身出现,指示西方有佛有经,可度幽亡,超脱孤魂。
特着法师玄奘,远历千山,询求经偈。
倘到西邦诸国,不灭善缘,照牒放行。
须至牒者。
大唐贞观一十三年,秋吉日,御前文牒。”
看来主要是将取经事项的前因交代了一番,电视剧版本虽略有出入,但基本也是表明唐朝承认唐僧取经的活动的正当性,让沿途国家提供通行便利,侧面反映当时唐朝对西行路上各地的影响力,也不怪小说中多次提及天朝上国的美称。
——以上说明全为个人所查用于创作的资料整理,并非科普,请大家正确理解,若有问题或建议,欢迎提出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乔然左辰夜 魇徒 替嫁娇妻花样哄 镇国神婿 大圣归来,我孙悟空誓必屠尽神佛!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 韩娱之巅 美梦情人 向晚晚白景川 我很有钱呀 红尘暮酒 大唐第二帝国 两面派 当灾 人在超神,从暴走华烨开始 婚后回应 重生之三国王者 无敌佳婿陈华 耶是豪门大小姐 与我摘星辰